卧薪尝胆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典故,卧薪尝胆说的是卫国公主嫁给了晋国君王晋景公后,晋景公想要回娶自己的前妻,并派武士攻打卫国。为了维护国家和公主的尊严,卫国决定宁愿卧薪尝胆,也不向晋国低头。
一、卧薪
卧薪就是卫国公主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和立场,所做的一个行动。她安排人将香木堆在床下,然后潜心修炼,志在必得,表达出了不屈不挠的决心。这个卧薪的做法被历代赞赏为”舍小利,杀大贪,补过长闲,以期自新”。意思是舍弃眼前的小利益,消除内心的贪欲,一门心思地修心养性,用来改正已经犯过的错误,寻求自我超越。
二、尝胆
尝胆这个行动则是说卫国公主在晋国的宫中,连续3日不吃不喝,以显示自己坚定的态度。这也是表达出了”凛然省言庭闱态,惟护馀心甘寂寥”的意图,就是宁愿在晋国内部受尽委屈,也不屈服于晋国的压力,尽可能地保护好自己的内心世界,让自己的良心不受到侵害。
三、谁是卧薪尝胆的主角?
卧薪尝胆的主角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卫国公主。卫国是一个小国,位于今天的河南省登封市一带。战国时期,周围强大的国家不断地侵略卫国。为了避免战争,卫国公主嫁给了晋国的国君,但晋国君王却利用公主做了威胁,不断从卫国索要金钱财宝。公主选择了以卧薪尝胆的方式,表示永远不会屈服于异姓之君,宁死不屈的精神,为后世留下了极具历史价值的人物形象。
总之,卧薪尝胆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典故,卫国公主通过”卧薪”和”尝胆”这两个行为,表达了极强的决心和毅力,令人倾佩。这一段历史不仅是一个人物形象的塑造,也是中国文化中对于坚韧不拔、奋斗自强的生命智慧的一个具体表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