巫峡巫山杨柳多(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)

“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。”这是唐代杜甫在《登高》诗中写的一句诗。而巫峡和巫山则是与这句诗紧密相连的两个地方。在中国的文化地图上,这两个地方都有着重要的地位,更为人所熟知的则是巫山的杨柳。下面,让我们来一起了解巫峡巫山和杨柳的故事。

第一段:巫峡

巫峡,又称震川峡、巫山峡,是长江三峡之一。它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,东接巴东县,西界秭归县,总长75公里。在巫峡之上,山清水秀,风景如画。这里的山,也可以说是长江三峡之最,统称“巫山高峡出奇秀”。巫山高峡,水色潇湘,具有豁然开朗的气势,优美的山岷动人心魄,堪称诗意盎然。

第二段:巫山杨柳

巫山杨柳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遗产,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。巫山杨柳被誉为“天下第一柳”,不仅因为巫山地势高,土地肥沃,空气湿润,最适于柳树生长;更取之于其婀娜多姿,别具一格的韵味。每年到了春天,满山遍野的杨柳进入生长期,成群结队的游客驱车而来,赏草色绿的川上,听风声拂柳,沉醉在巫山杨柳的美丽之中。

第三段:巫峡巫山杨柳多

巫峡巫山杨柳的美,不仅是在视觉上带给人们的享受,更是有迷人的文化底蕴。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有过“绿波荡漾满川红,飞絮无人见时康”的豪迈之句,想象出杨柳油然而生的婉约之美。再往前推,北宋时期,大词人苏轼在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中留下“自惭形秽学未成,眼穿红烛赤铜钩”的诗句,更是形象地描绘出了巫山杨柳落下来的一幅后人为之神往的画面。因此,巫峡巫山杨柳不仅是一道美丽的自然风景线,更是一段流淌着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的旅程。

“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”,这句诗与巫峡巫山杨柳紧密相连,让这里成为永远的文化遗产,永存于我华夏大地之上。就如故乡的布依花田,总是会在心灵深处荡漾,惹人思念。